這篇是我當時看著直播打的;
想一想,還是發文吧,
時間倒回11月19日。
【電視、直播,昨晚開了嗎?】
陳其邁vs.韓國瑜 高雄市長電視辯論會
被視為最終「直球對決」的雙雄辯論,總共分為三階段,「申論」、「交叉詰問」和「結論」,身為世新口傳寶寶,相信對辯論都不陌生,(對不起溫叔叔,雖然凱婷以前常翹課🙄🙄)
其實凱婷只從第二階段開始看,
兩個字「揪心」,宛如遊戲王出卡概念。
陳其邁=》防守值:在地48年,主攻「懂市政」
攻擊力:愛情摩天輪、人口增加500萬、不懂選區
韓國瑜=》防守值:經濟、高雄市民每人當前背債10萬多元
攻擊力:經濟停滯、交通問題、空汙、北漂青年。
Q1.無論黨派,是你會出哪張卡?
隔天睡醒,看到媒體一面導向=》韓國瑜辯論慘敗!?
你認為嗎?
至少我個人,凱婷並沒有這種感覺。
一、從頭到尾看稿問問題的陳其邁,不斷主攻在地問題,但高雄經費,有七成卻沒用在解決問題,而是創造"可見"政績,明確的觀光數字、帶動整體經濟效益,卻沒有顯著漲幅,以經濟學層面分析,代理市長你有問題,那在等什麼?
二、從頭到尾我聽到最多次的就是「你不懂」、「不明白」、「不知道」,提問500萬人口時,韓國瑜笑了,這個反應我關注,你期待嗎?至少我期待接下來的發展!韓國瑜先回答,再反問陳其邁三個問題,
1.你心中未來的高雄是什麼模樣?
2.到底有沒有打算國際化?
3.又到底懂不懂國際化?
創造國際化高雄,吸引國際人口進駐,創造500萬人口,我摸了一摸鼻子,因為聽起來感覺像是文宣,但至少韓說得每句話,每個計畫,都是經過思考。
陳其邁回,你把回答問題時間拿來問問題,抨擊韓連辯論都「不懂」,對,又一個「不懂」,談到加工出口區轉型科技園區,帶動萬人進入高雄,卻沒實質提到怎麼誘使外資進駐,台商扎根。
拿起遙控器,「音量-」按了5格。